首页 要闻 科技 财经 供求 会展 书城 教育 传媒 短信 招聘 论坛 专题 县域
种业 农资 瓜果蔬菜 园林花卉 农业机械 畜牧兽医 饲料 水产渔业 特种养殖 生物技术

  小麦锈病有3种:一为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菌)引起的病害;另一种为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第3种为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害。
  全世界凡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一种或几种锈病的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西北春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以西南麦区发生普遍,近年来华北、西北和东北各麦区渐趋严重。
  小麦锈病在我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特别是条锈病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秕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小麦条锈病 1.病叶前期(示夏孢子堆) 2.病秆后期(示冬孢 子堆) 3.夏孢子 4.冬孢子
  小麦叶锈病 5.病叶前期(示夏孢子堆) 6.病叶后期(示冬孢子堆) 7.夏孢子 8.冬孢子
  小麦秆锈病 9.病秆前期(示夏孢子堆) 10.病秆后期(示冬孢子堆) 11.夏孢子 12.冬孢子


小麦条锈病危害症状

小麦条锈病症状
  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叶上初形成褪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隆起的桔黄色疱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寄主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较扁平的短线条状黑褐色斑点(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在小麦幼苗叶片上,病菌常以侵入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同心圆状排列的夏孢子堆。               》阅读全文


小麦叶锈病危害症状

小麦叶锈病症状
  叶锈病的症状,初起是在麦叶和麦秆的表面出现退绿的斑点,以后长出红褐色的夏孢子堆,最后形成黑色的疮斑。其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上较少。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背面和叶鞘上。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散生。冬孢子堆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


小麦秆锈病危害症状

小麦秆锈病症状

  秆锈病主要危害叶鞘、茎秆及叶片基部,严重时麦穗的颖片和芒上也有发生。受害部位产生的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表皮很早破裂并外翻,大量的锈褐色夏孢子向外扩散。小麦成熟前,在夏孢子堆中或其附近产生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的黑色冬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发生在叶片上的孢子堆穿透能力较强,导致同一侵染点叶片两面均出现孢子堆,且叶背面的孢子堆一般比正面的大。

     

小麦条锈病病原物


  病原物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 tritici Erik.,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黄色,表面有微刺,芽孔排列不规则。冬孢子梭形或棒形,双胞,横隔处有缢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具短柄。
  条锈病菌耐寒力强,其发育与侵入所要求的温度均较低。    》阅读详细
小麦叶锈病病原物

  病原物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recondita Rob. ex Desm. f.sp. tritici Erikss et. Henn.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小麦叶锈病菌是转主寄生的长生活史型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国外证实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国,叶锈病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及转主寄主均未得到证实,病菌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病害循环,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    》阅读详细
小麦秆锈病病原物

  小麦秆锈病病原物为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graminis Pers. f.sp. tritici Erikss. et. Hem.担子菌门柄锈菌属。
  小麦秆锈菌是转主寄主的长生活史型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侵染小檗和十大功劳等转主寄主,并在转主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不同性别的性孢子可以杂交,产生变异。但在我国,转主寄主在小麦秆锈病流行过程中的作用不大。病菌仅以夏孢子世代不断危害小麦,并在小麦上越冬、越夏,完成病害循环。    》阅读详细

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


  条锈病菌为活体营养生物,病菌冬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夏孢子完成病害循环,但夏孢子又不能脱离寄主而长期存活,因此,病菌在病害循环的各个阶段均离不开其寄主,必须依赖于其寄主的存在才能完成病害循环。

小麦条锈病病菌侵染过程

阅读详细

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
  越夏

详细

  秋苗感染

详细

  越冬

详细

  春季流行

详细

  》更多


小麦条锈病病害循环图

小麦叶锈病病害循环


  叶锈病菌越夏和越冬的地区较广,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秋播出土后,病菌从自生麦苗转移到秋苗危害、越冬。晚播小麦的秋苗上,病菌侵入较迟,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冬季寒冷地区,秋苗易被冻死,病菌的越冬率很低;冬季较温暖地区,病菌越冬率较高。同一地区病菌越冬率的高低,与翌春病害流行程度呈正相关。小麦返青后,旬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后,病菌侵入新生叶片。叶锈病菌从气孔侵入,病菌侵入后,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再侵染。


小麦叶锈病病害循环图

小麦秆锈病病害循环


  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北部麦区不能安全越冬。秆锈病菌的越冬区域比较小,主要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南部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最冷月份月均温可达l0℃左右,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菌可不断侵染危害,不存在休止越冬的问题。而且小麦播期从9月到12月,收获期从1月到4月,为秆锈菌越冬提供了寄主条件。此外,山东半岛和江苏徐淮地区,虽然秋苗发病普遍,但受害叶片大多不能存活到翌年返青后。因此,病菌越冬率极低,仅可为当地局部麦田提供少量菌源,对全国范围内秆锈病的流行影响很小。
  春、夏季,越冬区的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经由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造成全国大范围的春、夏季流行。由于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或极少有本地菌源。因此,春、夏季的病害流行几乎全部是由南方早发地区的外来菌源所引起,所以一旦发病便是大面积普发,没有发病中心。 》详细

小麦秆锈病病害循环图

小麦条锈病发病因素


  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决定我国多数麦区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
  品种抗病性   》详细
  菌源   》详细
  气候条件   》详细

小麦条锈病发病因素


  叶锈菌侵入寄主的临界温度为l0℃,春季到达这一温度的一旬及其前后一旬的30天为临界期。临界期温度回升早晚和雨量多少,是叶锈病能否流行的决定因素。温度回升早且多雨露,叶锈病发展早且重。小麦生长中后期,以湿度对叶锈病的发生影响较大。小麦抽穗前后,如果降雨次数多,病害即可流行。同时,由于叶锈菌夏孢子可以在相对湿度高于95%的条件下萌芽。因此,在雨水较少、田间湿度较高的条件下,病害仍有可能流行。

小麦条锈病发病因素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秆锈病流行与否及流行程度取决于小麦抽穗期前后的气候条件及菌源量。一般小麦抽穗期的气温可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湿度条件。但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常年4~5月降雨较多,所以湿度并非病害流行的限制因素,病害流行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通常4月中下旬的平均气温上升到16℃以上,同时外来菌源量大,来得早,病害就可能流行。对东北和内蒙古春麦区来说,如华北地区发病重,空中夏孢子始见期早,数量大,而本地5~6月气温偏低,小麦发育延迟,同时6~7月降雨日数较多,就有可能大流行。

  小麦锈病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抗病品种的利用

》详细

药剂防治

》详细

加强栽培管理

》详细

  小麦秆锈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要措施。近年来各地推广的抗病品种较多,如龙辐麦7号、徐州174、敬安908、泰山1号、贵农21、贵农22、皖抗45、天选38等。必须指出,由于这些品种均为小种专化性抗病品种。因此,在推广种植时应根据当地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注意抗源的多样化和合理布局。另外,小麦近缘种中存在许多抗秆锈病基因,应加速对这些抗源的利用以及水平抗性或慢锈性品种的选育工作。其他方面的防治措施,三类锈病相同。
  【相关阅读】

·小麦锈病介绍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措施
·专家:抗击小麦秆锈病需加强全球合作 ·农业部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为害
·云南发出小麦条锈病发生警报 ·四川:近期天气有利小麦条锈病流行
   【进入农博农资】【进入进入其他专题

·专题制作:卢红双 ·联系人:刘雪艳 ·手机:13521111680  ·电话:010-82856458-8134  ·E-mail:xueyan8899@163.com

最新图片报道 更多图片>>
暂无资料
农博网简介 | About Aweb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投稿中心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9 - 2007 AWE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博公司 版权所有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webmaster@aweb.com.cn
京ICP证030776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3]字第81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网文[2003]005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海工商广字第9986号